初步统计,2024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8.89万亿元,同比增长8.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5万亿元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02万亿元,同比下降7.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6028亿元。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普华永道)涉及恒大地产年报及债券发行审计工作未勤勉尽责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案件查处及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突出严监严管,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以及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全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服贸会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展会地点设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
《若干意见》强调,要严把保险市场准入关,严格保险机构持续监管,严肃整治保险违法违规行为,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金融已成为国有银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六大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上不断探索创新,旨在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通过加大流动性调控手段和丰富政策工具,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正在逐步丰富,为维护经济稳定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表示,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承担起自身责任,帮助非洲国家缓解债务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不仅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也揭示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无论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均显示出金融监管的缺失与放松是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的零售业务面临了显著的挑战,尽管总体规模和营收保持稳定,但利润却集体“失速”。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2024年9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瑞士巴塞尔出席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期间,与挪威央行行长巴赫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挪威央行合作谅解备忘录》,就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及其他领域加强双边交流与合作。